找到相关内容313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灭却心头火,胜点前灯

    ,因而《大智度论》卷十四中说:“嗔恚其咎最深,三毒之中,无重此者;九十八使中,此为最坚;诸心病中,第一难治。”《遗教》云:“当知嗔火,甚于猛火,常当防护,无令得入。劫功德贼,无过嗔恚。”又,寒山子...所以慈悲”的宽恕了那个青年,并代他向法官求情。这位母亲的伟大在于她那颗伟大的心灵!  由此,我想起了一句俗语:“灭却心头火,胜点前灯”。   为什么要点前灯?那是因为灯是光明与智慧的象征,在前...

    清凉月

    |嗔恨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5/14124786325.html
  • 佛学对“忍”的看法和如何行“忍”

    退失菩提心,做了声闻小乘圣人。到释迦牟尼成佛时,才在佛座下做一个舍利弗尊者。《遗教》中说:‘忍之为德,持戒苦行,所不能及。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,不名入道智慧之人,’必须注意...在忍辱,故他是忍辱仙人。   我们对佛法生起坚定的信心,称为无生法忍。无生法忍对凡夫来说是不容易生起的。凡夫往往对佛法一知半解,抱著一颗怀疑的心,没有真正的理解、真正的信心;弟子以为佛法是佛陀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891851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70)

    非常重视[4],《遗教》等大乘经典中,也对嗔恨心的过失有过描述[5]。所以,一切罪恶当中,嗔恨心最可怕。 “难行莫胜忍”,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苦行,如外道依靠五火、绝食等无意义苦行,佛教中守...[5] 《遗教》云:“嗔恚之害,则破诸善法,……劫功德贼,无过嗔恚。” 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1019049201.html
  • 牛的礼赞

    ,而以牛车借喻成佛之道。   六祖坛经也说:长御白牛车。   在阿含里以十二种牧牛的方法,譬喻十二个调和心、身的修行要领。   在遗教里讲得更具体“譬如牧牛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...骑牛找牛了!找到牛以后,又怎样呢?如人骑牛回到了家。如何保任呢?百丈禅师即以遗教上所说示之:譬如牧牛,执杖视之,不令犯人苗稼,不犯人苗稼,即是离见取,不要向外去求玄觅奥,不停地朝心海里装些废知识。...

    耕耘先生

    安祥禅|禅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07252613386.html
  • 牛的礼赞

    牛车。  在阿含里以十二种牧牛的方法,譬喻十二个调和心、身的修行要领。  在遗教里讲得更具体:‘譬如牧牛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,犯人苗稼。’这意思即是说:修行人御心要像牧牛一样,时时不忘制心、息妄...禅师请益说:我想认识,要如何才能做到?百丈说:这太像骑牛找牛了!找到牛以后,又怎样呢?如人骑牛回到了家。如何保任呢?百丈禅师即以遗教上所说示之:譬如牧牛,执杖视之,不令犯人苗稼。不犯人苗稼,即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0442886.html
  • ▲若人寿百岁,邪学志不善,不如生一日,精进受正法。(《法句·教学品》) [今译]如果能活一百岁,却去学不好的东西,还不如活一天,却勤奋追求真理。  ▲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,其声悲紧,思悔欲退。问...若勤精进,则事无难者,是故汝等当勤精进。譬如小水常流,则能穿石。若行者之心,数数懈废,譬如钻火未热而息,虽欲得火,火难可得。(《遗教》) [今译]如果勤奋精进地去做,那么事情没有难办的。因此你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145565.html
  • 佛教与法律

    重要性:《遗教》云:“汝等比丘!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闇遇明,贫人得宝,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,无异此也。”佛陀心切地嘱咐弟子“以戒为师”,肯定戒律与佛陀在世无异。弟子以佛陀的...菩提本。”学无非是欲求无上正等正觉,而持戒是菩提的根本,也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。《遗教》说:“若人能持净戒,则能有善法;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皆不得生。”戒律的精神在自发心的清净受持,在于实践,因为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5851245.html
  • 佛经格言集萃

    分钱,于佛法不能亲自修行,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。 ▲ 若勤精进,则事无难者,是故汝等当勤精进。譬如小水常流,则能穿石。若行者之心,数数懈废,譬如钻火未热而息,虽欲得火,火难可得。(《遗教》)  [...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(《遗教》)  [今译]懂得知足的方法,就是处在宝贵、快乐、安隐的地方。知足的人,即使睡在地上,也觉得很安乐。不知足的人,即使身处天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0153581.html
  • 佛教中的牛

    车比喻三乘,而以牛车借喻成佛之道。   六祖坛经也说:长御白牛车。   在阿含里以十二种牧牛的方法,譬喻十二个调和心、身的修行要领。   在遗教里讲得更具体“譬如牧牛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,...人骑牛回到了家。如何保任呢?百丈禅师即以遗教上所说示之:譬如牧牛,执杖视之,不令犯人苗稼,不犯人苗稼,即是离见取,不要向外去求玄觅奥,不停地朝心海里装些废知识。大安从此便领会了修行法要,不再向外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3054441.html
  • 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

    无上菩提心。人生无限烦恼,要解除诸烦恼,必得先治心。心为身主,能治心才能修身。因此,佛教要求修行者必先发心,然后摄心,折服已有之烦恼心,以证无上菩提心。《遗教》说:“此五根者,心为其主。...之一处,无事不办。是故比丘,当勤精进,折伏汝心”(见《遗教》)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0561612.html